下面是關于勤學好問的名言警句,勤學必然要好問,因為想要獲得知識,好問便是其中的一個途徑,只有不停的發現問題、問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所以好問是勤學的一個表現,下面我們就一起看一下這些關于勤學好問的名言警句。 關于勤學好問的名言警句 1、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于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佚名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3、把學問過于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根 4、知而好問,然后能才。——《荀子》 5、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陶行知(勵志名言) 6、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7、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目。——《禮記·學記》 8、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阿卜·日·法拉茲 9、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仲虺之誥》 10、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11、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12、君子之學必好問,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劉開 13、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于提問。——普列漢諾夫 14、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15、讀書好問,一問不得,不妨再問。——鄭燮 16、不學不成,不問不知。——漢·王充《論衡·實知篇》 關于勤學好問的名言警句就為您介紹到這,勤學好問是學習知識的兩個翅膀,缺一不可,下面是關于不恥下問的歷史典故。 不恥下問的歷史典故 不恥下問意思是不以向學問比自己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可恥。 這條用來形容一個人謙虛好學、真誠地向別人提問請教的成語,出自一部非常有名的書,與一位非常有名的人關系密切。或許大家已經猜出來了!有名的書是《論語》,有名的人就是圣人孔子,這條成語來自于孔子與學生的談話中。《論語•公冶長》中是這樣描述的:“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文中談到的孔文子是衛國大夫孔圉(yǔ)。話說孔圉,虛心好學,在他去世后,衛國國君為了讓后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特別賜給他一個“文”的謚號,后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孔子的學生子貢不服氣,問孔子:“憑什么賜給孔圉‘文’的謚號?”孔子回答:“孔圉聰明又好學,有任何不懂的事情,都會大方而謙虛地請教,即使向地位比他低的人請教,一點也不感到羞恥,所以用‘文’作他的謚號”。經過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終于服氣了。 孔子如此真誠地稱揚贊嘆孔圉,恰恰表現出孔子自己的謙虛,其實孔子本人也是一位身體力行不恥下問的人,江湖上也流傳著很多孔子不恥下問的故事。 我們大家平常遇到比自己學問大、地位高的人,很容易產生敬仰之情,有問題自然虛心討教。能夠做到像孔圉和孔圣人一樣不恥下問,的確需要勇氣和胸懷。愿我們讀過這個故事的每一個人,都能夠從孔圉和孔圣人那里汲取到勇氣和胸懷,做一個真正謙虛好學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