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陳與義《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原文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陳與義
余甲寅歲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無復存者。乙卯歲,自瑣闥以病得請奉祠,卜居青墩鎮。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斷也。以長短句記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來游,更值滿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長恨拏舟晚,空見殘荷滿。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過青墩。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譯文
我曾在紹興四年(1134)出守湖州時路過這里,時已秋深,道中荷花已一朵不存。到次年乙卯重來,是立秋后三日,只見滿湖荷花盛開,舟前舟后,有如朝霞相映,一望無垠,遂記之以詞。
劃著小舟在荷塘上行駛了三天,小舟在水面上平穩地行進著,兩岸的荷花紛紛向后退去。我因為托病假才有機會來此一游,又恰好遇上滿川雨后新秋的美麗景色。
后悔去年乘船時候太晚,只見得滿塘殘敗的荷花。今年我拿什么來報君的恩情。只好乘船相送,一路繁花到青墩。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的注釋
甲寅(yín)歲:即宋高宗紹興四年(1134)。
春官:即禮部侍郎。
出守:出任太守。
湖(hú)州:今浙江省湖州市。
秋杪(miǎo):秋末。
無復存:意謂全部凋萎。
乙卯(mǎo)歲:指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
瑣闥(suǒ tà):指宮殿門上鏤刻的連瑣圖,這里代指宮門。
奉祠(cí):宋代設祠祿之官,有宮觀使、提舉宮觀、提點宮觀等職。多以宰相執政兼領,以示優禮。老病廢職之官,亦往往使任宮觀職,俾食其祿。以宮觀使等職,原主祭祀,因亦稱為奉祠。
卜(bǔ)居:用占卜選擇定居之地。后泛指擇地定居。
青墩(dūn)鎮:湖州南邊的一座小鎮。在桐鄉縣北二十五里,與湖州烏鎮一水相隔。
朝霞相映(yìng):形容荷花盛開色澤鮮艷。
扁(piān)舟:小舟。
秋塘(táng):指荷塘。
平度:船在水面平穩行駛。
病夫:詞人自指。
更值:又遇上的意思。
洗新秋:形容雨后天空明凈,猶如用水洗過一般。
拏(ná)舟:謂牽舟,這里指乘船。
作者簡介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余首,卻別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上陽白發人》”的原文翻譯 3、“陸機《門有車馬客行》”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的原文翻譯 5、“陳亮《南鄉子·風雨滿蘋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