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怎么讀?長汀的正確讀音是什么?有很多人遇到“長汀”都不知道怎么讀。尤其是長汀的“汀”,那么,你知道長汀的讀音嗎?你知道長汀縣屬于哪個市嗎?下面為大家精心編輯整理了關于長汀的讀音和長汀的詳細介紹,為你答疑解惑!
![]() 長汀怎么讀? 長汀的拼音是【cháng tīng】 長汀縣屬于哪個市? 長汀古稱“汀州”,簡稱“汀”,地處福建西部,長汀縣所屬龍巖市,是閩粵贛三省邊陲要沖。長汀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客家文化、厚重的紅色文化、豐富的生態文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世界客家首府、著名的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紅軍故鄉、紅色土地和紅軍長征主要出發地之一,以及水土流失治理及生態建設的典范、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因古代汀州作為第一個府治行政機關而存在,所轄八縣均是福建省的純客家縣,故汀州城被海內外客家人稱為“八閩客家首府”“世界客家首府”,汀江也被譽為“客家母親河”,至今仍有許多海內外客家知名人士慕名而來尋根謁祖。 同時,長汀還是客家美食發祥地,是聞名遐邇的“中國客家菜之鄉”,是“福建省美食名城”,既有6個中華名小吃、34個福建名小吃,也有世界五大名雞之一的河田雞,被譽為“紅軍可樂”的客家米酒,還有居“閩西八大干”之首的汀州豆腐干等美食,色味俱佳沁人心脾。我們黨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瞿秋白同志吃了長汀的豆腐后,在獄中遺作《多余的話》最后一句寫下:“中國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東西,世界第一。” ![]() 長汀龍華山 店頭街:明清古街店頭街是長汀四大歷史傳統街區之一,是古汀州城最早的商業街區,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老街還保存了張宅、王家祠、蘭氏宗祠、林氏家廟等一大批建于明清時期的府第式古建筑。這些古建筑,有的規模宏大,有的小巧別致,但都翹角飛檐、雕梁畫棟,精美別致。 三元閣:原是唐代古城門,始建于大歷年間,為汀州刺史陳劍遷州筑城時的南大門,原名鄞江門。明弘治十二年建城樓,清代改稱“三元閣”,“三元”即狀元、會元、解元。 汀州古城墻:始建于唐大歷四年,至明清時期,汀州古城墻總長為5000多米,設有12個城門,“枕山臨溪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掛珠”的獨特格局。高超的建筑技藝和不朽的藝術價值,充分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卓越才能 。 濟川門:據宋《臨汀志》記載,濟川門始建于1066年,曾名麗春門、水東門。原濟川門相當雄偉,當年官員任職、居民結婚、百姓出入等都經過此門,乃汀州入城第一關。汀州古諺“十座城門九把鎖”,唯一不鎖的便是濟川門。因濟川門過橋便是繁華的水東街,官員和居民夜間也時常要通過,所以濟川門只關不鎖。 龍潭古戲臺:帶上親戚朋友,來到高大上的龍潭古戲臺,圍坐在八仙桌前,點上一壺茶、幾盤瓜果,看著精彩的演出節目,真是再愜意不過了。 大夫第、觀景樓、名俗館 長汀四大歷史古街區之一的東大街大夫第屬兩層磚木結構的客家廳堂式建筑,也稱客家四合院建筑,坐西向東,占地600平方米。大夫第門前是奔流不息的客家母親河汀江,宅后為,向北可見太平雙廊橋長廊鎖江之姿,向南可觀泰安古橋飛架東西之狀。這座宅院大部分都由美輪美奐的精巧木雕組建而成,建筑布局通風,采光充足,疏密得當,可以說是客家府第式建筑的經典精美之作。大夫第,細節也風流! 汀州試院:“汀州試院占地一萬余平方米,由門樓、空坪、大堂、后廳、廂房和平房組成,建筑古樸、環境清雅,規模宏大,氣勢恢宏。始建于宋代,是汀州禁軍署址,元代為汀州衛署舊址,明清兩代辟為汀州試院,是汀州所轄八縣科舉應試考秀才的場所。” 試院兩側分別是汀州客家博物館和長汀革命歷史陳列展覽。 曲凹哩碼頭:位于客家母親河汀江源頭新橋鎮,境內的汀江河段自然景觀優美,人文積淀豐厚,為配合打造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核心景區的重要配套旅游項目。 汀江國家濕地公園:以客家母親河——汀江的保護為主題,同時展示長汀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建成集河流濕地保護與恢復、生態文明教育、科研監測、休閑體驗于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 龍門漂流:位于客家母親河——汀江的源頭、國家級生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庵杰。這里是名符其實的“客家首府”后花園,境內有全國聞名的江河穿洞天下奇觀——龍門,素有“天下客家第一漂”的美譽。 龍華山:風景十分秀麗,有華山的險,黃山的云,青城山的幽,九寨溝的水。同時,她也是個森林大氧吧,登上天梯,置身其中,心曠神怡!。 ![]() 長汀百戰河田雞 長汀特產有哪些? 長汀是著名的“福建美食名城”、“中國客家菜之鄉”,“吃在汀州”早已聞名海內外,長汀的“吃”總是令人回味無窮。 白斬河田雞:因主產于福建龍巖市長汀縣河田鎮而得名,是福建省傳統家禽良種,《中國家禽品種志》收錄的全國八個肉雞地方品種之一。河田雞含蛋白質多,脂肪適宜,肉質細嫩、皮薄柔脆,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蛋白質和人體必需的十一種氨基酸。 汀州豆腐干:據《汀州府志》記載,明朝洪武年間,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將朱亮祖駐防汀州府時,朱亮祖常食這種豆腐干,對此品極為贊賞。到了清代,長汀豆腐干登上了帝王的宴桌,聲譽大增。 籠床糈:又名“簸箕糈”,為長汀城鄉傳統食品。籠床餳蒸好后,切成片條曬干,加佐料煮食者稱“米粉條”,蒸好后整張包入炒熟的瘦豬肉絲、韭菜段、豆芽等卷成筒狀,淋上花生油、醬油者稱“籠卷”。[特色]:質地細嫩,色澤潔白,清香可口,多食不膩。 芋子餃:是長汀著名的風味小吃,在許多客家社區也有流傳,客家人大多住山區,有“無山不客客住山”之說。由于芋子餃皮嫩潤滑,餡香味美,因而雖然是源于農家的雜糧食品,也成為汀州名牌風味小吃,是賓館、飯店的宴客佳肴。 燒麥:自明代以來,燒麥即為長汀著名的風味小吃。燒麥狀似石榴,以皮薄餡爽、芳香撲鼻、令人垂涎而得名為“三特石榴果”、“三里香”。后人因燒麥皮為面粉制成,吃時又要“趕燒”,便叫“燒麥”。 燒大塊:是長汀傳統菜肴,歷史悠久,早在清朝就已列入官席菜譜。皺紗肉皮似皺紗,綜紅晶亮,色香味俱佳。皺紗肉的制作工藝如下:(特色)皮似皺紗,肉香撲鼻,爽口不膩。 汀州珍珠丸:長汀特色小吃,是以長汀本地粘性特好的番薯粉(地瓜粉)為原料制作而成,其形圓,肉滑,被中國烹飪協會列為中華名小吃。 長汀豆腐圓:以豆腐、地瓜粉為主要原料,經攪拌后用石磨磨成漿,再放到竹制的圓形籠床上蒸熟蒸透(有的在蒸前還拌些精肉絲等)即成。 汀州燈盞糕:因形似古代扁圓形的豆油燈盞而得名。它是將大米和黃豆浸泡后磨成米漿,調入細鹽、味精、蔥花再用湯匙舀到特制的圓勺內,沉入煮沸的油鍋中。米漿在沸油中迅速膨脹成圓球形,很快就熟,至底面金黃時即可,入口酥脆,因其迅速膨脹的過程如同變魔術一般,又稱為“魔術糕”。 推薦閱讀: 澹臺怎么讀? 蛋撻的正確讀音 耒陽怎么讀? 曾厝垵怎么讀? 黿頭渚怎么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