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詩詞讓我們感受到了流彩華章之美,比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短短幾個字就能將讀者帶入意境,那么,你知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意思是什么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出自哪?下面為大家整理了“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的出處及賞析,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什么意思?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卻是無窮無盡的。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出處 此句出自《莊子·內篇·養(yǎng)生主原文》。全文如下:
《莊子·內篇·養(yǎng)生主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 《莊子·內篇·養(yǎng)生主原文》譯文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窮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窮的知識,是要失敗的。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卻還要這樣去獲取知識,是失敗中的失敗。做好事不去追求名利,做壞事不去觸犯刑法,把順著自然規(guī)律去做,做為處事的法則,就可以保護生命,保全天性,可以養(yǎng)護精神,享盡天倫。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全文賞析 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識是無限的(沒有邊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必然失敗的。莊子主張的是"至知/無知",即知識不能簡單地說"越多越好"或"越少越好",而是要區(qū)別清楚。順道知識越多越好,悖道知識越少越好。所以,求知既是知識增加的過程,也是鑒別所得知識是否合道,并剔除悖道知識的過程。這里的"道",可以理解成真理。 已而為知者。為知:自以為有知。 為知不能理解成學習知識,這與莊子上下文不連貫,莊子中從沒提過有某某人追求無限的知識的事情。 逍遙游齊物論一直在討論小知、大知的問題。為知理解為"自以為有知"就可以前后呼應,互相印證。 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掌握無限的知識,是不可能成功的, 人不可能掌握無限的知識卻自以為是大知者,自以為無所不知,就真的危險了。 作者簡介 莊子(約前369——前286),戰(zhàn)國中期哲學家,莊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漢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說河南商丘、山東東明)人。是我國先秦(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 莊子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后裔,后因亂遷至宋國,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推薦閱讀: 1、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的意思 2、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意思 3、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的意思 4、“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的意思 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意思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