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啟迪智慧,古詩文可以幫助我們提升自信、理解人生,下面為大家整理了“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如果你想了解“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的意思、翻譯是什么?“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出自哪里?可以仔細瀏覽本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是什么意思? 不學習就難以增長才干,不立志就難以學有所成。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出自哪里? 此句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誡子書》。全文如下:
《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誡子書》翻譯及賞析 諸葛亮告誡自己孩子的這封信里,留下了許多名句。縱觀全篇,可見他著重強調"靜"字。只有內心寧靜,才能養成定力,有了定力,才能明確志向,安心學習,增長才干。在現代社會,物質極大豐富的同時,也在不其然間助長了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就更需要淡泊名利,涵養心性。以浮躁的心態來為人處世,終將會一事無成。 作者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瑯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后追謚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并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于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 推薦閱讀: 1、“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的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 3、“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的意思出處及全文翻譯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意思出處及翻譯是什么? 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的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 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意思出處及全文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