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溫庭筠《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原文
《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
溫庭筠 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 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譯文
牡丹花謝,夜鶯也停止了歌聲,月光在滿種滿綠楊的庭院。我思念著你難以入夢,背窗陪伴著長夜孤燈,看著它昏昏欲滅。
玉翠金鈿低垂在我的臉上,在緊閉著門窗的閨閣里,我只覺心中滿是孤寂。想到遠在邊關的親人,想一想燕子銜走的春光,傷心的淚,不停地淌。
《菩薩蠻·牡丹花謝鶯聲歇》的注釋
菩薩蠻: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亦作“菩薩鬘”,又名“子夜歌”“重疊金”等。雙調四十四字,屬小令,以五七言組成。上下片均兩仄韻轉兩平韻。
鶯:鳴禽類,鳴聲清脆,宛轉如歌。
夢難成:指難以入眠。
背窗:謂人面背窗。一說為北窗。
翠鈿(diàn):用金翠珠寶等制成花朵形的首飾,即花鈿。
金壓臉:金玉飾物下垂遮住了臉。
香閨:女子居室。
淚闌(lán)干:比喻淚流滿面的樣子。闌干,交錯縱橫的樣子。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閨怨詞,主要描寫閨中思婦憶念遠人的悠悠情思。上片先寫外界環境,再轉入室內寫人,點明主人公傷情懷遠的具體情狀;下片抒寫女主人公在此情此景中的感受,充滿相憶之苦與人生感慨。全詞意脈連貫統一,情景交織互滲,結構首尾呼應,創造出回環往復的抒情效果。 作者簡介 溫庭筠(約812或說801、824)年—約866或說870、882年)唐代詩人、詞人。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東南)人。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也有“溫八叉”之稱。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于時,故屢舉進士不第,常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詩辭藻華麗,秾艷精致,內容多寫閨情。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存詞七十余首。后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曹雪芹《臨江仙·柳絮》”的原文翻譯 2、“陸游《水龍吟·春日游摩訶池》”的原文翻譯 3、“歐陽修《早春南征寄洛中諸友》”的原文翻譯 4、“溫庭筠《春日野行》”的原文翻譯 5、“韋應物《春游南亭》”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