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薛昂夫《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原文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
薛昂夫
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明年又著來,何似休歸去。桃花也解愁,點點飄紅玉。目斷楚天遙,不見春歸路。
春若有情春更苦,暗里韶光度。夕陽山外山,春水渡傍渡,不知那答兒是春住處?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譯文
我有心送春回去,因為沒有辦法把春天留住。明年春天還是要回來的,既然這樣還不如今年別回去。桃花也懂得我的憂愁,紛紛揚揚地飄落有如遍灑紅玉。望斷了遙遠的楚天,也看不見春天回去時的道路。
春天如果真有感情,它必然也會十分痛苦,時光暗暗地逝去。夕陽在山后面落下,春水流淌過茫茫的渡口。不知道究竟哪里是春天的住處?
《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的注釋
雙調:宮調名,屬北曲十七宮調之一,是元曲常用的宮調。
楚天遙過清江引:為雙調帶過曲,由《楚天遙》與《清江引》兩個曲牌組成。
“無計”句:語出南唐馮延巳《鵲踏枝》詞:“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著:猶教,得,叫,讓。元人口語。
目斷:目力所能達到的極處。楚天:南天,因為楚在南方。
韶光:美好的時光,亦指春光。
“夕陽”二句:為宋戴復古《世事》詩中“春水渡傍渡,夕陽山外山”二句的倒置借用。
那答兒:哪里,哪邊。元人口語。一作“那搭兒”。
作者簡介 薛昂夫(1267—1359) 元代散曲家。回鶻(即今維吾爾族)人。原名薛超吾,以第一字為姓。先世內遷,居懷孟路(治所在今河南沁陽)。祖、父皆封覃國公。漢姓為馬,又字九皋,故亦稱馬昂夫、馬九皋。據趙孟頫《薛昂夫詩集序》(《松雪齋文集》),他曾執弟子禮于劉辰翁(1234~1297)門下,約可推知他生年約在元初至元年間。歷官江西省令史,僉典瑞院事、太平路總管、衢州路總管等職。薛昂夫善篆書,有詩名,詩集已佚。詩作存于《皇元風雅后集》、《元詩選》等集中。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原文翻譯 2、“白居易《上陽白發人》”的原文翻譯 3、“陸機《門有車馬客行》”的原文翻譯 4、“范成大《菩薩蠻·湘東驛》”的原文翻譯 5、“陳亮《南鄉子·風雨滿蘋洲》”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