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詩經·小雅《鼓鐘》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鼓鐘》原文
《鼓鐘》
詩經·小雅 鼓鐘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淑人君子,懷允不忘。 鼓鐘喈喈,淮水湝湝,憂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鐘伐鼛,淮有三洲,憂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猶。 鼓鐘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鼓鐘》譯文
敲起樂鐘聲鏗鏘,淮水奔流浩蕩蕩,我心憂愁又悲傷。遙想善良的君子,深切懷念永難忘。
敲起樂鐘聲和諧,淮水滔滔不停歇,我心憂愁又悲切。遙想善良的君子,德行正直且無邪。
敲起樂鐘擂起鼓,樂聲回蕩在三洲,我心悲哀又難受。遙想善良的君子,美德傳揚垂千秋。
敲起樂鐘聲欽欽,又鼓瑟來又彈琴,笙磬諧調又同音。配以雅樂和南樂,籥管合奏音更真。
《鼓鐘》的注釋
鼓:敲擊。
將(qiāng)將:同“鏘鏘”,象聲詞,形容鐘聲響亮。
湯(shāng)湯:大水涌流貌,猶蕩蕩。
淑人君子:美德之人。淑:善。
懷:思念。允:信,確實。一說為語助詞。
喈(jiē)喈:象聲詞,形容鐘聲和諧。
湝(jiē)湝:水流貌,猶“湯湯”。
回:邪。
伐:敲擊。鼛(gāo):一種大鼓。
三洲:淮河上的三個小島。
妯(chōu):因悲傷而動容、心緒不寧。
猶:已。王引之《經義述聞》:“其德不猶’,言久而彌篤,無有已時也。”一說假借為“訧”,缺點、毛病。
欽欽:象聲詞,猶“將將”。
磬(qìng):古樂器名,用玉或美石制成,有孔穿繩索懸于架上,敲擊發聲。
以:為,作,指演奏、表演。雅:原為樂器名,狀如漆筒,兩頭蒙以羊皮。引申為樂調名,指天子之樂,或周王畿之樂調,即正樂。南:原為樂器名,形似鐘。引申為樂調名,或說指南方江漢地區的樂調。
籥(yuè):樂器名,似排簫。古代羽舞時邊吹籥,邊持翟羽舞蹈。僭(jiàn):超越本分,此訓亂。不僭,猶言按部就班,和諧合拍。
簡短詩意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貴族欣賞音樂會發念古幽情的小詩。詩人是在淮水之旁或三洲之上欣賞了這場美妙的音樂會。他聽到了演奏編鐘,鏘鏘作響;淮河之水,奔騰浩蕩。但詩人在此時憂心且傷感起來,原來他懷念那些古代的好人君子,而對當今世風日下頗為不滿。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李白《詠石?!?rdquo;的原文翻譯 2、“王維《題友人云母障子》”的原文翻譯 3、“柳宗元《巽公院五詠》”的原文翻譯 4、“蘇轍《南康直節堂記》”的原文翻譯 5、“吳文英《杏花天·詠湯》”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