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經過時間沉淀、歲月更迭,愈發讓詩意更加的濃厚,下面為大家整理了王建《田家行》原文及翻譯注釋,讓我們一起來領略詩詞的魅力與情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田家行》原文
《田家行》
王建 男聲欣欣女顏悅,人家不怨言語別。 五月雖熱麥風清,檐頭索索繰車鳴。 野蠶作繭人不取,葉間撲撲秋蛾生。 麥收上場絹在軸,的知輸得官家足。 不望入口復上身,且免向城賣黃犢。 田家衣食無厚薄,不見縣門身即樂。 《田家行》譯文 鄉間農家歡欣鼓舞,喜樂自得,平日的愁怨一洗而空,連話語的音調也與平常不同。炎炎夏日,麥浪滾滾,夏糧豐收了。夏繭也豐收了,檐頭繰車索索作響,野蠶作繭無人收取,只得自生自滅。一派豐收之景,但麥打成糧,蠶繭織成絹絲,鄉民卻無法自己享受這些勞動成果,而不得不把糧、絹的大部分送給官家繳納賦稅。在這豐收的年景里,他們并不指望打下的糧食自己吃,織好的絹自己穿,只指望能免除到城里賣黃犢,以繳納官府的橫斂就行了。鄉民們說自家并不計較是否吃得好穿得好,認為只要不進縣衙門吃官司那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田家行》的注釋
男聲欣欣女顏悅:此句運用了互文手法,不可解為只有男子才歡欣地喊叫,只有女子臉上才露出了笑容。其實無論男女,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容顏,都顯露出喜樂自得的樣子。
檐頭:原指屋檐的邊沿,此處應指屋檐下。繰車:即“繅車”,繅絲用的器具。
軸:此處指織絹的機軸。
黃犢:指小牛。
作者簡介 王建(768年—835年),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唐朝詩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從軍,約46歲始入仕,曾任昭應縣丞、太常寺丞等職。后出為陜州司馬,世稱王司馬。與張籍友善,樂府與張齊名,世稱張王樂府。 更多古詩詞的原文及譯文: 1、“孟浩然《春中喜王九相尋》”的原文翻譯 2、“劉禹錫《和樂天春詞》”的原文翻譯 3、“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的原文翻譯 4、“韋應物《立夏日憶京師諸弟》”的原文翻譯 5、“楊萬里《夏日絕句》”的原文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