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先生談到學習方法的時候強調的是博覽群書,他在博覽群書時有一個習慣,叫作“隨便翻翻”,也就是輕松地瀏覽一般的報刊雜志,有時從一本書里選一篇或幾篇文章讀讀,有時甚至只看看目錄。書海漫漫,如果每一本書都一絲不茍地讀一遍,一則時間不允許,二則有些書報也無認真研究的必要。所以,對一般性的參考書籍、資料性書籍和消遣性書報,只需要隨便翻翻即可,這樣省時間、效率高。例如,魯迅運用此法,僅在一九一二到一九一三年兩年時間,就翻閱了詩話、雜著、畫譜、雜記、叢書、尺牘、史書、記刊、墓志、碑帖等各種書籍雜志。以后幾年間,還有詩搞、作家文集、叢書、小說、佛書、拓本、金石文字、瓦當文、壁畫、造像、畫集,以及世界名人法布爾、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作品。一九二五年以后,他讀的書就更多了。如果魯迅先生每本書都精讀一遍,能讀得了那么多書嗎? 隨便翻翻的學習方法,給人以最大的益處是滿足學習的獵奇心理,對學習始終有一種興趣,恰如游公園,隨隨便便地漫游。因為隨隨便便,所以不覺得吃力,因為不覺得吃力,所以會覺得有趣。隨隨便便地學習還可以開闊眼界,視野開闊,才能好中選優,從而調整學習的方向。 俗話說得好:一塊石頭砌不成金字塔,一根木頭造不了洛陽橋。時值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那種“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專業書”的學習方法,已不適應于現代人才的培養了。博覽群書不僅是大學生崇高的學習方法,而且也是知識經濟、創新技術革命挑戰的客觀要求。 |